延吉市“移风易俗、防控疫情”倡议书
2021-01-16 标签: 来源:延吉新闻网
全市广大人民群众:
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,切实防止疫情在聚集场所散播,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市文明办、文明实践宣教中心号召全市开展“移风易俗、防控疫情”文明风尚行动,提出如下倡议:
一、倡导喜事缓办停办。停办、简办或延期举办结婚、祝寿、满月等喜庆事宜,大力倡导用电话、微信贺喜或网络送福,不搞庆典仪式,不在酒店、景点、婚纱拍摄等场所聚集,防止发生交叉传染。
二、鼓励丧事从简快办。从简从快办理丧事活动,控制治丧规模,简化治丧程序,缩短治丧时间,减少人员聚集。动员丧主劝阻外地亲友不要前来参加葬礼,倡导用微信、电话等通信工具进行吊唁,表达哀思。
三、取消民俗聚集活动。疫情防控期间,取消各类聚集性民俗活动,阻断大规模、高密度传染渠道。
四、提倡文明安全祭祀。自觉摒弃不文明祭扫行为,不到公墓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集中祭扫,鼓励通过网络祭扫、代理祭扫、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新型方式祭奠和缅怀先人,降低实地聚集祭扫带来的病毒感染风险。
五、加强个人防护。自觉遵守防疫行为规范,做文明延吉人,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,养成出门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不生食、用公筷、分餐制、拒食野味、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等良好习惯。
六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。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要主动作移风易俗、疫情防控的践行者、引领者、宣传者,以正确导向和行为带动广大群众转变观念,对身边违法违规和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,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,切实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。
七、开展文明风尚教育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(站),发挥志愿服务优势,持续开展“移风易俗、防控疫情”文明实践教育活动。充分利用“农村大喇叭”广播、微信公众号、宣传栏、电子屏等形式,全方位、立体式宣传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移风易俗的重要性,启迪思想,纠正陋习,提升境界,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、传播者和推动者,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支持率。同时组织心理专家、医疗、科普志愿者,广泛开展线上心理疏导、防疫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,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疾病、科学自我防护,增强公共卫生安全意识。
疫情防控、人人有责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从现在做起,自觉践行移风易俗,共同做好宣传劝导,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控,最大限度阻断病毒传播路径,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,切实防止疫情在聚集场所散播,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市文明办、文明实践宣教中心号召全市开展“移风易俗、防控疫情”文明风尚行动,提出如下倡议:
一、倡导喜事缓办停办。停办、简办或延期举办结婚、祝寿、满月等喜庆事宜,大力倡导用电话、微信贺喜或网络送福,不搞庆典仪式,不在酒店、景点、婚纱拍摄等场所聚集,防止发生交叉传染。
二、鼓励丧事从简快办。从简从快办理丧事活动,控制治丧规模,简化治丧程序,缩短治丧时间,减少人员聚集。动员丧主劝阻外地亲友不要前来参加葬礼,倡导用微信、电话等通信工具进行吊唁,表达哀思。
三、取消民俗聚集活动。疫情防控期间,取消各类聚集性民俗活动,阻断大规模、高密度传染渠道。
四、提倡文明安全祭祀。自觉摒弃不文明祭扫行为,不到公墓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集中祭扫,鼓励通过网络祭扫、代理祭扫、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新型方式祭奠和缅怀先人,降低实地聚集祭扫带来的病毒感染风险。
五、加强个人防护。自觉遵守防疫行为规范,做文明延吉人,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,养成出门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不生食、用公筷、分餐制、拒食野味、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等良好习惯。
六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。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要主动作移风易俗、疫情防控的践行者、引领者、宣传者,以正确导向和行为带动广大群众转变观念,对身边违法违规和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,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,切实推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。
七、开展文明风尚教育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(站),发挥志愿服务优势,持续开展“移风易俗、防控疫情”文明实践教育活动。充分利用“农村大喇叭”广播、微信公众号、宣传栏、电子屏等形式,全方位、立体式宣传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移风易俗的重要性,启迪思想,纠正陋习,提升境界,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、传播者和推动者,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支持率。同时组织心理专家、医疗、科普志愿者,广泛开展线上心理疏导、防疫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,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疾病、科学自我防护,增强公共卫生安全意识。
疫情防控、人人有责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从现在做起,自觉践行移风易俗,共同做好宣传劝导,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控,最大限度阻断病毒传播路径,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
延吉市文明办
延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教中心
2021年1月16日
延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教中心
2021年1月16日
微信 扫一扫 关注
《延吉新闻网》公众号

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延吉新闻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视频,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
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延吉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- 【新华网】碧水蓝天净土 延吉市环保成绩斐然 近几年来过延吉的人都会对那蓝蓝的天空、清澈的河水、清新的空气赞叹不已。延吉市更是连续获得了国家文明城、中国最具绿意百强县、中国 ...
- 【中国报道】延吉市上一月度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% 中国报道讯(通讯员韩龙玉)根据吉林省延吉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提供的空气质量分析日报, 2020年12月份31天当中好天达31天, 其中Ⅰ级(优) ...
- 【中国企联网】2020年延吉市企联工作纪实—-围绕大局 服务企业 推动发展 全力开创企联工作新局面 2020年是新的延吉市企联商会成立后工作开局之年。年初以来,延吉市企业联合会、延商联合会、企业家协会(以下简称市企联)在市委、市政 ...
- 【吉林新闻联播】延吉:扩大棚膜经济效应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...
- 【网易】延吉迎宾桥临时通车 限速20公里每小时 记者从延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,延吉市迎宾桥拆除重建工程经过半年地紧张施工,已于12月15日17时30分实现了临时通车,限速20公里 ...